首页 > 关于马术 >

缰绳类别对比

缰绳类别对比

在动物园的马术表演中,我看到了一种罕见的缰绳

(如图)。与我们经常使用的缰绳不同,这种缰绳由两根单独的缰绳组成,这不仅引发了我的思考,这种缰绳与其他缰绳的区别在于什么?使用起来有什么样的优势?

按照缰绳的设计分类,大体分为四种:单缰、双缰、分段缰绳和跑缰。每种缰绳的结构有所不同,也导致了他们所适用的情况也不同。

单缰(Single Reins):

单缰由主缰和衔铁组成。

主缰通常为 一条连续的皮革、尼龙或橡胶带,长度约为 1.5-2米。(不同长度的缰绳通常根据马匹体型和骑术类型调整)这段皮带上常有防滑纹路(如橡胶颗粒、编织纹路)以增强抓握力。主缰的中间分段常设计编织节或皮扣,帮助骑手定位手握距离。衔铁是位于马嘴中的一块铁,用于辅助给予马正确的指令。主缰通过金属扣环或皮革穿孔固定在水勒的衔铁环上。部分单缰末端带收尾结防止滑脱。这种单缰适合新手和马匹初步调教,信号直接明确。在障碍赛中轻便的单缰便于快速调整马匹方向。单缰因其简洁高效的设计,成为绝大多数骑术体系的基础工具,正确使用能有效传递骑手指令,同时保护马嘴敏感度。

双缰(Double Reins):

双缰由两对独立的缰绳、衔铁组合和水勒组成。两对独立的缰绳分别为小衔铁缰和大衔铁缰。小衔铁缰连接小衔铁,材质通常为细皮革,较柔软,用于轻微转向和抬头的辅助控制。大衔铁缰连接大衔铁,带杠杆作用的曲杆衔铁。材质较厚硬(可能带防滑颗粒),用于强调整体平衡和减速。使用时,小衔铁缰保持轻微接触,大衔铁缰仅在需要时施加压力。两对缰绳常通过颜色或纹理区分(如小衔铁缰较细、大衔铁缰较粗)。每对缰绳独立固定在对应的衔铁环上,骑手需分开握持(小衔铁缰在外侧,大衔铁缰在内侧)。

衔铁组合为小衔铁和大衔铁。小衔铁位于马嘴上部,作用类似普通单缰衔铁;大衔铁位于马嘴下部,通过杠杆原理(颊杆+唇链)施加压力。双缰需搭配双衔铁水勒,含额外的小衔铁固定环和颊杆支撑。给马佩戴衔铁是,唇链松紧需适中(通常留1-2指空隙)。

双缰通过分工协作的两套衔铁系统,允许骑手同时进行方向微调和动力控制,是高级马术追求“人马合一”的关键工具,但必须由经验丰富的骑手操作。骑手需要高度协调性,错误使用可能导致马匹混淆或嘴部受伤。新手马匹或未经训练的马不建议直接使用双缰。

分段缰绳(Laced/Braided Reins):

分段缰绳常见于西部骑术、长途骑行或马球等需要稳固抓握的场景。分段缰绳的主缰与单缰的主缰相似,缰绳中部由皮革条或尼龙绳交叉编织形成分段凸起(类似“绳结”),每段间隔约5-10厘米,其功能是增加骑手手部摩擦力,防止缰绳滑脱(尤其戴手套或雨天使用)。衔铁也与与单缰类似,通过金属扣环或皮革穿孔固定至衔铁环。特殊的是在于材质方面,

分段缰绳在西部马术、马球和长途骑行中较为常见,其目的均为防滑并对于缰绳进行精准操控。

跑缰(Running Reins/Draw Reins):

跑缰是一种临时训练工具,通过特殊穿法辅助调整马匹头部姿态和身体平衡,常见于马术训练。跑缰的衔铁端连接马衔铁;中部滑动环穿过马鞍的鞍环或水勒颊带,形成可滑动的力学支点。骑手握持跑缰或固定于骑坐腰带。

跑缰常用于纠正马匹昂头或躲衔等姿态问题,还可以帮助年轻马理解受衔概念。每次训练不超过15-20分钟,避免马匹肌肉疲劳。过度收紧会导致马匹颈部过度弯曲,压迫气管或脊椎。长期使用可能削弱马匹自主平衡能力。

四种类型的缰绳各有利弊,普遍用于不同场景。像练场地障碍赛的骑手,我们通常都用的是单疆,有时候我们可能还会使用一条副缰在主缰下面帮助让马低头授衔以调整更好的跑步和跳跃姿态。平时教练也会使用跑缰让马自己跑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里马会逐渐调整节奏和状态。使用跑缰时通常不会有骑手在上面骑乘,这样马就可以自己找回正确的跑步状态。有些教练可能会在骑手最开始的几节课使用跑缰,目的是不让马跑远了骑手控制不了,这样能给骑手更多的安全感。这样做也有一些安全隐患,一旦骑手落马,马会按照这个圆圈继续往前走,如果马没有及时停下来的话,很有可能会踩到刚落马的骑手。

除了缰绳的类型,缰绳的材质也直接影响骑手操控感、马匹舒适度及使用寿命。

皮革缰绳:

皮革缰绳柔软顺滑,与骑手手部贴合度高,适合精细指令传递。优质皮革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缺点是需定期清洁、上油(每月1-2次),避免干裂或霉变。雨天易吸水变硬,需及时晾干。价格通常是合成材质的2-3倍。这种缰绳常用于高级盛装舞步、马场马术比赛、古典骑术等。

橡胶缰绳:

橡胶缰绳表面橡胶颗粒或涂层提供极致抓握力,适合出汗或雨天。可直接水洗,无需特殊保养。价格亲民,适合日常训练。然而,长期使用可能磨手且寒冷环境下弹性下降,易断裂。这种缰绳还缺乏皮革的优雅质感。

合成材料缰绳:

合成材料缰绳重量仅为皮革的1/2,适合长途骑行或潮湿地区。价格介于皮革和橡胶之间,性价比较高。问题是紫外线长期照射会脆化,且对马嘴压力的反馈不如皮革细腻。

这三种为马术训练中最为常见的三种缰绳材质,可以根据训练频率、条件气候、马匹性格等选择合适的材质。无论使用哪种材制的缰绳,都需要定期检查磨损。

专业的马术运动员或者是经常比赛的骑手大部分用的都是皮革缰绳,一个原因是因为美观,而且这种缰绳用起来比较舒服相对灵活。新手阶段的骑手大部分用的都是橡胶缰绳或者那种合成材料的缰绳,因为这两种缰绳价格比较便宜。我个人觉得这两种缰绳用起来不是很舒服。橡胶缰绳很硬,握在手里比较费力;合成材料缰绳通常比较薄,拿在手里容易遛缰(缰绳掉落因为没握住),竞技比赛中不是很适用。

缰绳没有所谓的最好的,而是相对于个人骑乘训练来说最适合的。选择一套最适合的缰绳不仅可以提升训练的效率,还可以保障人马安全。

其他相关内容